捞女游戏,情感反诈模拟器,恋爱反诈游戏,剧情模拟游戏,免费反诈手游/《捞女游戏》是一款情感反诈题材互动剧情游戏,模拟“杀猪盘”全过程,通过恋爱聊天、情感引导等真实场景让你识破骗子套路,适合年轻用户反诈训练。其次,大叔延续去年盘点逻辑,把多个品牌案例揉到一个观点里,有助于我们看清趋势。
京东VS美团、华熙生物VS巨子生物、绽媄娅VS艾尔肤、今麦郎VS娃哈哈……
在被娃哈哈解约后,主动放出自己“代产”的消息,逼着娃哈哈回应,然后老板迅速出来回应。
看似是娃哈哈“被刺”了今麦郎,实际上呢,则是后者主动借势发起的一次公关速战,今麦郎,以四两拨千斤的巧,转危为机,名利双收。
不仅在618失色,公司市值从最高900亿跌到600亿,短短2个月,跌去300亿,三分之一。
从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的“成分概念之争”,到“海参炒面有无海参”的“成分检测之争”,后者因为与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,瞬间引爆。
在国家检测标准缺失的大背景下,大众和媒体理解“检测方法”有较高的门槛,也为公关战埋下伏笔。以至于此事沸沸扬扬2个多月,至今没有一个“盖棺定论”。
对公众来说,巨子已经出具了“完全合格”的报告。与此同时呢,“大嘴博士”的微博被封禁,其发布的内容,也大部分被删除。
以巨子生物为例,在成分党盛行的当下,大叔认为,每一个“成分”品牌,都应该主动守护好自己的“成分”,因为这是品牌的核心资产,维度包括不限于专利和检测方法等。
巨子之后,绽媄娅和艾尔肤的公关战,就围绕着专利归属问题展开。绽媄娅有理有据,而艾尔肤则漏洞百出,“实验室冰箱坏了”等细节被放大,几个回合,迅速结束战斗。
看似在舆论层面“赢”了,其实也没有,比如:别人有问题,不代表你就好。至少从业绩、股价和口碑,都暂时没看到。
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全部跌破10亿元,赵燕希望的科学转型在很多投资人看来,也缺乏实际动作以及专业支撑。
胖东来和柴怼怼,就相对简单一些,因为事实层面很清晰,柴怼怼所“质疑”的内容,没有任何事实依据,而胖东来有完整的能自证清白的证据链。
一怒之下,于东来被逼得要“退网”,甚至关停胖东来,引爆舆论,倒逼抖音“出手”。
再借着“整治网络黑嘴”的东风,一举翻盘,胖东来和田玉卖爆了,柴怼怼被封号。
大叔看到,某头部公关在上述提到的公关战中,直接用了弘一法师的金句“若被人诽谤,切切不可分辩。我常见有人被诽谤,就分辩解释,多受了亏。”
再看胖东来,人家每一次危机公关反转,那么多页调查报道,不就是在自证清白嘛。于东来唯一一次“翻车”是要求员工不能收(给)彩礼,这是老板越界了。
遇到危机公关,不想着自证(因为费劲啊),只想要无脑支持自己的粉丝(凭啥?),以及给对方贴上“黑嘴”、“黑公关”的标签(总有人想害我)……
大叔觉得,在如此重大安全问题上,如果企业还要藏着掖着,压着拖着,那就祝你迟早倒闭。
比如,罗马仕,一开始被爆出被北京21所高校发通知,立刻停用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,因为有学生凌晨充电差点引发火灾。
一位网友看完《独家专访安克:关于被召回的70万台充电宝的一切》后留言称:“我愿意继续支持一个认错态度良好、反应速度快、措施坚决的企业。”
在涉及到安全的问题上,危机公关绝不能成为掩盖问题的“帮凶”,更不能动不动就搬出法务。当然,如果确实不存在问题,那也要及时回应。
比如个人信息安全,百度在“开盲盒事件”中,前期回应的扭扭捏捏,虽然后来做了很多说明,但不好的公众印象已经形成;
比如食品安全,今年315,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问题,直接引发国务院食安办的挂牌督办!
比如人身安全,上文提到的充电宝事件。以及小米汽车3人高速死亡所引发的,公众对“智驾”营销的反思。
尤其是小米汽车,雷军发声晚了,被批评;雷军内部分享重提此事,又被批评,只会喊口号,没行动;
大家都说,小米和雷军,被流量反噬了……但随着封了一批号+抓了一批人+时间一久,小米yu7继续大卖,雷军发微博和搞直播根本停不下来!
大叔泼点冷水,一个是事故报道至今没出呢,另一个,若再有重大安全问题,叠加效应会是巨大的。
对于上述几类“安全”问题,企业不应该回避,反而应该主动,在去中心化传播时代,纸是包不住火的,比如最近南航的事。
以卫生巾翻新问题为例,大叔看到,包括:全棉时代、自由点、Babycare等品牌,都积极回应问题,公开生产车间,公开和优化废料处理环节。就连没上央视315晚会的护舒宝,也主动说明问题,打消消费者顾虑。
今年的38和母亲节,虽然品牌越来越“谨慎”了,其实还是有翻车案例。由于一些原因,只能你自己找了。
网红李美越一句“chick in China”,ABC卫生巾“比基尼安全裤”,也都是因为涉嫌辱女,均陷入了危机。
最近很火的《捞女游戏》(后改名为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),这就是典型的制造性别对立的内容。
大叔的意见,从来没变过,辱女和制造性别对立,已经是一个“大坑”,且敏感点越来越多,品牌唯一能做的就是:
不停搜集这些敏感点,尤其是从别人的负面案例中,然后能避就避!千万不要因为要制造一种反差话题,去主动触碰上述敏感点。
像蔚来乐道汽车这样,在清明节“说走就走”的广告,也是节日营销的反面教材。大叔说过,所有企业都应该有一个“传播黑名单”的清单,并更新它。
1、今年的315,逐步形成以“央视财经315晚会”为核心,以新京报、湖北经视、澎湃新闻、广东电视台等地方媒体曝光为辅,以黑猫投诉为消费投诉主要线媒体曝光矩阵。
2、在曝光选题上,虽然都是“暗访”,但央视315以曝光“上游供应商”、涉及到食品安全、个人隐私、个人健康等公众利益的选题为主,部分选题来自黑猫投诉,而另外4家媒体呢,则以曝光知名品牌、上市企业为主,形成了“互补”。
如果你在上面有大量投诉,你不上315谁上呢(据说罗马仕在黑猫上就有很多投诉)。
原因你应该懂的,要保经济。反过来,我们以前觉得吧,esg或者csr都是花拳绣腿,做做样子,尤其是对国内企业。
随着媒体曝光开始“往上走”,反而凸显了esg的重要性,即:你的上游供应链也需要合规合法。
矩阵化后,在时间维度,起码是1周到10天,你都有可能“中招”。但千万别老想着,你也能收获蜜雪冰城在隔夜柠檬片上的“反转”。
危机公关的反转,需要符合:报道有瑕疵+品牌有好感+消费者能共情,缺一不可。
今年年初,上美吕总在工作群里打着“AI”名义,声称要大面积裁员,也陷入了舆情。
刘强东最近谈“618加班没办法”的视频,评论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钱给够就行。
千禾的“零添加”和白象的“多半袋面”这样的商标注册行为,本身就是减分项,如果危机公关认不清局面,还在那里狡辩,也是巨大的灾难。
比如巴奴火锅的老板杜中兵,炫富的网红顾茜茜,不给网约车师傅好评的何同学……
比如杜中兵,说自己被误解了,然后在辟谣的时候,把自己被误解的“金句”放在一起输出……很难想象,这是去年800万赔偿实现逆转的巴奴火锅……
比如顾茜茜,说自己怼的是黑粉,说自己也不是第一次晒收入了……以前晒没事,现在晒就有事了,多少人找不到工作啊,亲,你一个网红,晒收入……
虽然现在来看,她明显是在“利用”孟羽童,为自己的直播间炒作话题,她还在直播间里继续批评小孟,但至少,她稍微懂点共情了,还有一句“不招海龟有间谍”,也反向共情了一部分网友。
1、“公关战”重燃,公关部要做好准备啊,如果你连预算都没有,那你是真勇士……当然,只有预算不够。
2、打击“网络黑嘴”和“黑公关”,还是非常有用的,一定要学会怎么举证,但它不是万能的!
3、凡是涉及到安全的问题,要高度重视,千万别想着掩饰,更别把法务部用反了!法务替代不了公关!
5、牛马时代,企业和老板,请对你的员工好一点。如果做不到“好”,起码做到合法合规,因为消费者也是牛马。
6、对于网红来说,2025能继续赚钱的秘诀就是“低调”,如果非要高调,就学会“向下共情”!如果实在不会,至少看看社会新闻,了解一下民间疾苦吧。
好了,以上就是2025年的上半年危机公关盘点。你如果觉得有遗漏(或者不认同)要补充(或者反驳),欢迎留言区聊聊。